人間通訊社

2025年11月14日 星期五
星雲大師全集
首頁 > 新聞專題 > 三好校園> 〔三好校園〕花蓮縣平和國小 雲水書車送書香

三好校園

字級

〔三好校園〕花蓮縣平和國小 雲水書車送書香

【人間社 簡美換 花蓮報導】 2022-12-28
花蓮縣壽豐鄉平和國小,全校學生人數只有52人,其中有10人在家自學,但校方秉持教育「一個都不能少」的理念,不僅為學生申請訂閱《人間福報》,佛光山「雲水書坊」行動書車也開進校園,為這個小校傳送書香。

位於花蓮鯉魚潭南方的平和國小,緣自日治時代木瓜山林場開始伐木,日人在當地蓋了一座「池南」火車站(二戰結束後,改稱「平和」車站),後來當地人口漸增,為解決學童的就學問題,於1959年成立志學國校平和分班。

平和分班設立之初,只有一間茅草教室、2名教師,1962年獲准獨立為國民學校;最早的茅草教室直到1965年才拆除,但新建教室卻在1967年吉達颱風過境時,屋頂被「吹」毀,災情慘重;但當地熱心教育人士仍不灰心,除了發起修繕外,還募款爭取成立平和國中。

校方表示,平和國小是一所迷你小學,學生由台、閩、客、原住民和新住民等多元族群組成,學生家長多從事農業。校長柯維棟在教育界服務長達31年,對於弱勢學生,總是想辦法開發他們的專長,讓學生多元發展,愛上學習。

每天清晨,柯維棟會在校門口等學生上學,並用英語與學生對話,以增加學生練習英語會話的機會。他說,有些學生雖然成績不盡理想,卻很有語言天份,他會特別讚美這些學生,以增進他們的學習興趣,目前校內有一名來自孟加拉的外籍教師指導學生英語會話。

所謂「麻雀雖小,五臟俱全」,平和國小學生人數雖然不多,但藝文課程卻很豐富,有繪畫類、表演類、打擊樂、烏克麗麗、跆拳道、直排輪、原住民族語教學等。此外,學校還設有「蜜蜂生態教學」特色課程,與蜂農合作在校內放置蜂箱,啟發孩子關注地球生態環境。

在食農教育方面,學校與壽豐鄉農會合作,由農會家政班老師進校指導學生烹飪、食品加工,還請學校原住民工友指導學生搗麻糬,製成阿美族「杜倫」(Tulum)麻糬,讓學童體會食物製作過程的不易,培養惜福愛物精神。

柯維棟長期推廣戶外教育,希望透過探索來提升孩子的心智與體能,他的理念獲校友台積電營運副總經理莊子壽認同,自111年上學期開始捐助母校經費,供學弟妹們購買烏克麗麗樂器、戶外探險經費、跆拳道服、校服、外套等。

柯維棟表示,在戶外教學方面,由於學校弱勢學生較多,為了不造成家長的負擔,校方透過活化課程、企業贊助、校友捐助等方式募集活動經費,今年已帶領孩子赴新北市平溪國小交流、參觀海洋科學館等活動。

他說,除了實際探索以外,閱讀也很重要,因為閱讀可以拓展孩子的視野,尤其《人間福報》沒有暴力、色、羶、腥等負面新聞,是社會上的一股清流,更是一份關懷社會、淨化人心的報紙,很適合小朋友們閱讀。

教導主任林義香表示,感謝佛光山「海鷗叔叔」將雲水書車開進校園,讓學生們有更多的書籍可以選擇,也讓校園飄書香,尤其雲水書車提供的書量很多,內容也很豐富,希望藉由閱讀提升孩子們的生活、改變人生。
12345678910第1 / 15頁
追蹤我們